第十五章 管窥之说(1/2)
作品:《不成规》就在吴双满心推测的时候,她收到了一封无名信件。>
这封信件由一个市井小儿谎称是伍来好亲戚,以此由来好转交至吴双手里的。>
上面所书,仅有一言:常棣亭见。>
常棣亭离这儿不过三里之远,本只是个无名的歇马方亭,只因吴庆琦在扩建婍园之时,见那儿景致尚好,顺手在边上种下两颗郁李子。>
郁李,又名常棣。后被人知府张大人命名为常棣亭。>
“常棣”二字,又出自诗经:常棣之华,鄂不韡韡,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>
这常棣亭也表明了张大人治辖吴留城之愿,希冀城中之治有如常棣花开朵朵那般光明鲜丽,希冀城中百姓亦如兄弟那样亲。>
这样晚的夜色,约见常棣亭。吴双推想不出是何许人也。>
她反复地看着这封信。>
无署名,无记号。>
“大小姐,我瞧着这也不知是何人物,莫要出去了罢。”伍来好劝道。>
“那小儿可还有说些什么?”>
“没了。只说了让我交给双小姐。”>
吴双再次陷入沉思,但此次她考虑的是,去是不去?>
“对了,小姐,那小儿手上还拿着个玉簪子,我还问他这簪子从哪儿来,他啐一句‘干你何事’便跑了。”伍来好说着愤愤起来,“哼,那小贼,若叫我逮住他,可把他拧一嘴巴!”>
“玉簪子?”>
“对,夜色太黑看不清样式,但我分明觉得一个市井小儿不可能有这种东西,指定不知道哪儿偷的。”>
吴双在心里默念几遍,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睁圆了眼睛,吩咐道:“来好,你替我去隔壁闻声阁将安平寻来。”>
“小姐,这样晚了……”>
“不怕,是老熟人,是廷敏。”那玉簪子是她在宫中游戏所得之物,但因还未到簪髻的年纪,有次见着王廷敏甚是喜欢,便将此物送与了她。>
伍来好暴跳如雷,接着细声阻止道:“那就更不能去了啊!她家父亲才从府里踏出去多久?她便来寻你,指定没什么好事。”>
“所以我叫安平随我一起啊。”>
“虽说安公子武功高强,但……”>
“别废话,快去。想必廷敏找了市井小儿来,是不想家里人知道罢。”>
伍来好无奈只得照做。>
吴双稍作装扮,只作个小丫鬟模样,说是小姐想吃酥心斋的糕点,又为保安全,便使一个安平陪着出去。>
仆役们知道这小姐素来作风不定,常喜欢在夜晚中吃吃这个、吃吃那个,并不多问,只叫快去快回。>
临行前,吴双又吩咐来好:“若是一个时辰后我还未回来,你便寻个由头,去找赵府哥哥。”>
出了侧门一段距离后,吴双为赶脚程,便道:“安平,我们比上一比,看看谁快!”>
说罢,自己使着三脚猫功夫飞奔出去,安平无奈只得跟上。>
这一比,倒是不多时便到了常棣亭外的廊脚旁。廊脚旁有一株硕大的榕树,从这榕树下看,正是能看到常棣亭中央是何情况,但常棣亭中人却看不见这边。>
常棣之华,现时也无华,只剩得几片叶子在枝头摇曳,清风冷月,可不热闹。>
再看亭中确有一人,左顾右看,似是害怕得很,风儿一吹、枝头一颤,她立马随着风向看去一眼。>
果然是她。王廷敏。>
吴双一想起今日种种事态,心中便有气,决心要吓一吓她。>
但她还未吓着人,反倒先被人吓着了。>
只见她在夜色朦胧中原地跳了几跳,回头一看,却是赵任之。>
她气冲冲朝他打了个空拳,低声骂道:“来好这嘴也太快!”见自己伤不到赵任之半分,往安平嗔瞪去一眼,“安平,护主不利噢!”>
安平只咧着嘴腼腆地、无声地笑着。>
赵任之配合着低声悠悠道:“这鬼胆子这般大,敢独自出来会见仇人之女,却怕我这一拍一吓?好在是来好嘴快,莫不然真出了什么事,她可就要被迫殉主而去了。”>
“我不跟你贫嘴,我还有事哩!”吴双似嗔似恨道。>
说罢她便独自从榕树后走了出去,还未到王廷敏跟前,倒也真的如她所愿,将人家吓得连连往后退去几步,直将自己乐得咯咯笑,但没一会儿便板起脸来。>
王廷敏大她一岁,见来人是她,倒似定了心神,怯懦着开口道:“我、我还以为你不会来。”>
“你连个署名都未落,我怎敢来?”吴双故意道。>
“不是那玉簪子……”>
“就你这脑子,还将玉簪子作信物,不巧,被那小贼昧下了。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不成规 最新章节第十五章 管窥之说,网址:https://www.xbqg23.com/379/379387/15.html